无障碍浏览 切换到繁体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在线办事

互动交流

您现在将离开本网站跳转至, 点击确定跳转。

确定 取消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信息

从碛口古镇、小西沟看山西乡村旅游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3-05-26 10:23:03 来源:文旅中国

| 字体: 放大 正常 缩小

从上周开始,东方甄选山西直播,不仅在山西人的朋友圈里刷屏,还是各个平台全国网友关注的热搜话题。展现山西之美的宣传大片、董宇辉推荐山西的4篇小作文、丰富多彩的山西非遗、主播激情讲解千年山西历史……一批力荐山西的文字、视频,让全国网友发现,原来山西不只有煤和醋,更有数不尽的文化和美景。

近年来,山西正努力打造专属的旅游品牌,发挥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拉长多元化产业链,随着疫情外出限制的放开,周边游的需求逐步旺盛,游客们既可寄情山水,穿行在绿岭花海之间,又可寻古探幽,徜徉在古村名镇街头。碛口古镇和小西沟就因其独树一帜的乡村旅游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古镇新生机 碛口古镇再现晋商记忆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临县城南50公里处,依吕梁山,襟黄河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内的西湾村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距离碛口不远,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和黄土高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碛口古镇因独特的地理条件,曾是重要的水旱码头,所有船只在这里将货物卸下转为陆路运输,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黄河水患的侵害,战争年代的毁灭,现代铁路运输的兴起,古镇最终完成了商品集散地的历史使命,被人遗忘在荒凉贫瘠的黄土沟壑中。

昔日繁华的商埠虽已丧失交通功能,却是记录古镇变迁的活化石,守护着居民们的共同记忆。做好古村古镇保护与活化是乡村旅游的第一要务,碛口古镇启动了古镇西湾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古院落、古建筑的修复、改造,完善配套设施,举办一系列特色活动等发展乡村旅游,愿景在于打造个享誉世界的中国最美古村落。

作为古村镇景观保护和利用的典型,如今的碛口古镇,集明清建筑、革命遗址、风俗民情、晋商文化、黄河文化与黄土文化于一体,保留着中国明清时期的货栈、票号、当铺、钱庄、码头等商业建筑,中国北方典型民居、院落、庙宇等传统建筑形态,以及原生态的古村落和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到处是文化,遍地见艺术。漫步在五里长街上,仿佛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一下走进了历史,一切都那么悠远、深沉、厚重。

碛口古镇与周边的西湾村、李家山村形成了具有晋商文化、黄河文化、黄土文化特色的古村镇群落,集古村古镇、古街古巷、古渡古刹、古建古塔于一体,保持着原始质朴的居住生活形态、蕴含着深厚的黄河文明、孕育着丰富的黄河传统,特别是以碛口古镇为中心的晋陕黄河大峡谷,沿黄里程达292公里,有“天下黄河第一湾”石楼黄河奇湾、奇特的黄河天然水蚀浮雕、黄土柱林等众多景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联合确认碛口古镇具有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潜力。

随着游客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旅游业逐渐进入体验式阶段,碛口古镇旅游也在不断转型。古镇将以部分由代表性的老商号作为文化亮点,从空间上串联出一条商贸主题的“碛口古镇·拾文化小径”,同时在每个点上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打卡活动,在趣味活动中唤醒闲置空间的历史使命,重拾晋商记忆,增进游客对古镇商贸文化的了解。

依托乡土文化,碛口古镇还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除了晋商发祥地之一的碛口古镇,周边的前青塘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村,村内明清古建成群,有上百年历史的欧式天主教堂独特而雄伟,村内盛产粽叶、苇席,“青塘粽子”已成当地特产。同时,古镇所在的临县县城内还有中共中央后委旧址、中央西北局旧址、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等一批红色革命遗址,被誉为北方的“小布达拉宫”的李家山、义居寺等一批人文自然景点。通过将美丽乡村、红色文化、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以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正如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建国所推介,游碛口古镇可获得五种旅游体验:看一部实景剧,走一回红色路,听一曲大唢呐,品一杯枣芽茶,住一次黄河人家。

小西沟打造山西乡村振兴文旅典范

平均海拔1050米,空气清新,周边有森林17万亩,自然环境优美。小西沟文旅康养小镇位于太原东山长风街东延,吸引了近200家商户入驻,囊括山西特色小吃、地方民俗、艺术藏品、儿童游乐场、特色民宿及各项非遗文创店等全方位业态,徜徉小镇,茂林修竹,流水潺潺,古色古香的民居与现代文旅元素相融合,一派清幽雅致的景象。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1300亩的乱石岗。上世纪80年代,曾有十余家采石场、砂场和煤矿在此开工,进村公路上挤满外运资源的卡车。因为过度采石采煤,毁坏了山脉和山体。把一条小山沟挖得满目疮痍。

生态修复为小西沟带来转机。2016年以来,小西沟村盘活了旧村闲置的集体资源资产,引入专业的旅游运营管理团队,通过生态修复由黑变绿,将根系发达的灌木荆条等装入由秸秆和土壤混制的“花盆”再放入山体中培养,解决了陡坡尾矿的绿化难题。这项技术在小西沟的废弃矿山上全面应用,1300亩乱石岗上织起一片绿色。

好山好水,为这里带来人气,为培植文化产业,小西沟采用免房租、按照一定比例和商户分成的经营模式,这使商户的开店成本减少,抵抗风险能力上升。“梦想”有了扎根之地,文化有了生长空间,不少文化类店铺在此落地。浓郁的文化氛围也成为小西沟区别于周边其他文旅小镇的特点。

移民新村距晋中市区仅有10分钟车程,与旧村相去不远,小西沟村在新村集中建设了21套日光温室,又办起了采摘园,让都市休闲农业成为又一支柱产业。

小西沟文旅康养小镇保留了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用旅游以及文化元素进行了丰富和完善。这里有碗托、刀削面、莜面栲栳栳等具有山西地方风味的特色餐饮;有将民居经过精心设计改造的精品民宿和主题客栈;有纯天然、无污染的采摘园等绿色生态农业。通过新型旅游业态产业的导入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当地村民参与小镇建设,共享项目红利,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被吸引回来,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及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加了就业创业机会,也对山西省独特文化的保护和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今的小西沟村在昔日的“采石场”上建起了一座集非遗文化、摄影工艺、中医康养于一体的小西沟文旅康养小镇。游客流量从刚开始的六七百人增加到五六千人,每逢节假日,游客能超两万人。村民也由原来的200多户增长了近一倍。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小西沟文旅康养小镇正为游客创造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想田园生活状态,让久居城市喧嚣的人们有一处心灵宁静归处,共同体验理想田园生活方式。

乡村旅游百花齐放 点亮山西好风光

两个村镇,两种发展形态,特色各异,也是山西乡村旅游百花齐放发展现状的一个切面。除此之外,山西省还总结出乡村旅游的10种发展路径,包括观光休闲型、文物古建型、客栈民宿型、文化遗产型、名人典故型、红色文化型、名吃特产型、生态康养型、农俗体验型、研学科考型等发展模式,作为示范典型,面向全省推广,从市场层面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形成山西旅游消费的新热点。

目前,山西正在以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板块”为核心资源支撑和空间布局,深挖三大旅游板块的独特乡土文化,重塑家园文化,以乡村旅游为支撑,将“三大板块”从概念落地到产品和服务。打造“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的品牌形象。工业化造就的城市已经千篇一律,而唯有乡村还因其欠发达而保留着古老的、传统的、淳朴的文明,各有特异。因此,以乡村旅游为支点,才能充分挖掘文化价值,激活文化活力,让古文明成为当代的好风光。

同时,有客流有消费,才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活水源头。山西乡村旅游要吸取先进经验,做出自身特色,面向基础市场和周边核心市场做好市场推广,做出品牌,乡村旅游就能够与城市及核心品牌景区形成呼应,构建起“城景村”联动共享的空间格局,形成“观光在景区,休闲在乡村”、“核心景区引流,特色乡村分流”的消费格局。

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乡土文化复兴,推动文化山西的崛起,从而支持文化中国的版图构建,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平台,是山西乡村旅游今后需要探索的问题。总之,山西的乡村旅游发展需要立足于自身地域特色,净化乡村生态,重塑乡村生产,营造乡村生活,做好乡村生意,让消费者在好风光中,体验古文明。(张丽媛 )

分享到: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晋ICP备12000773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572号 ; 网站标识码:1400000092 jiucuo.png